close

                               undefined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誠品書店、城邦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感動推薦
   ★韓國《東亞日報》當月主題推薦書籍、教保文庫日刊推薦書籍
   ★韓國三大書店(教保文庫、YES24、阿拉丁)暢銷書
   ★作者於 KBS 電視台節目分享關於「生與死」的意義,感動萬千觀眾

 

 

書籍簡介:

 

      「我是傳達人們最後訊息的遺物整理師。」

  當所有人都轉身離開的時候,只有他會留下來,並安撫死者最後一程。

  他將溫暖而深邃的雙眼所看到的一切,整理成二十九篇故事。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他接觸過超過一千人的死亡,但是每當再次遇到令人心痛的緣由時,依然會感到難以呼吸的悲傷:

  ■ 為了讓女兒能夠在德國安心留學,一位父親隱瞞了自己身患癌症的事實,最後只能獨自淒涼地面對死亡……

  ■ 一名沒有朋友的男子生前常邀遊民回家吃飯,在他本應無人出席的告別式中,街友們說不能連最後一程都讓他孤單地走……

  ■ 不常回老家的兒子,急忙拿走父親藏在電毯下的紙鈔後便瞬間消失,眼中只看得到錢,卻看不見在住處孤獨過世的父親……

  這些故事,都是不同人生背後的真實。

讀後心得:

作者職業: 遺物整理師。

在台灣我們耳孰能詳的應該就是禮儀師,送人們離開這世界最後一程的人,但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在台灣我是第一次聽到,或許在台灣的某些產業是也有負責這一塊,只是我沒有機會接觸到。

書中的故事長度篇幅都是短篇,很好閱讀,常常會隨時停下來思考剛剛上一篇所敘述的故事內容,故事內容敘述真實,讓人身歷其境,也跟著身同感受不論是亡者的心情,遺物整理師的心情或者是亡者的朋友家屬的心情。

遺物整理師的產生其實是擁有很多面向的因素,但最大宗的原因是生者在整理亡者的遺物時的那種不捨,收拾遺物時會因為遺物而想起與亡者曾有的生活,那些回憶會透過遺物來讓活著的人情緒悲痛不已,傷心到無法整理。

但這本書內說到的委託案例不止是這些面向,而作者大多處理的現場案例大多是孤獨死的亡者,自殺,或是清理犯罪後所遺留下來的現場。

這職業不輕鬆,每次要面對的不止是兇殺案或是自殺案所四濺的班班血跡,甚至有時候是一整浴缸的鮮血,腐敗的屍臭味,堆滿整屋垃圾的酸敗味,行動不便孤獨死亡的整屋尿臭味和陳年滿地拉屎的糞便味,在處理這些的過程已經承受心理和生理的極度壓力,當他們到現場去清掃時,附近鄰居只要知道他們是從事與死亡有關的職業就是驅趕他們,因為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多麼不吉利的事情,就連工作告一段落去小吃店用個餐也會被嫌棄身上所沾染的氣味,最後只能快點用完餐離開,自己本身都還要冒著有可能因為死亡現場所留下的病毒感染,從事這職業不但不被家人感到榮耀,反而還覺得羞恥,勸他不要再做這份工作,該去好好找份正當的職業。

 

其中有幾章篇幅的故事取出簡單探討:

故事一: P.103失去生命意志的時候

一個爸爸因為腿部受傷後無法再去工作,不想拖累兒子的爸爸便一人搬離獨居,剛開始兒子還會去探望,直到最後二到三個月才通電話,等發現父親時早已離世,重點是父親居住的環境,滿是大大小小的酒瓶,當他們打開聞時才知道那是行動不便的父親所留下的尿液,進到廁所時更讓人驚嚇的是滿地的大小便,因為不知何時馬桶就已經不通了。附近雜貨店與父親算熟識,聽附近雜貨店的人說父親剛開始腿傷未惡化時常叫拉麵和燒酒,行動並沒有不便,直到後來有天父親是爬著出來接雜貨店的外賣。

父親不願拖累兒子,因為他已經失去經濟的能力,深怕會拖累還要照顧新家庭的他,選擇自己一個人,其實是已經選擇走上默默死亡的道路,或許父親覺得這樣是不拖累兒子的行為,但可是父親可曾想過兒子看到父親最後死時的場景和狀態,這是會讓身為孩子的他愧疚一輩子。

作者在P140文中說 :

『孤獨死』告訴我們的不是他死的多孤獨,而是告訴我們他活得多孤獨。』

父親選擇一個人承受孤獨,無非是因為深愛兒子的心意。

而兒子也很願意照顧父親,不願父親搬離,願意承擔照顧的責任,但父親終就執意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深愛自己的兒子。

作者文中P179:

『所謂的父母,很多就是一直付出到最後,卻不懂得接受回報的人。』

 

故事二: P.124 世界上最糟的選擇

亡者是31歲的爸爸帶著一個年僅四歲的女兒在套房上吊自殺,小孩的母親年僅二十三歲,但卻在某天離家後再也沒有回來。

爸爸先勒死女兒再自己上吊自殺。

這樣的新聞總是很讓人不勝唏噓,文中作者說:

『如果覺得沒有父母的孤兒可憐,他自己就更應該好好活著,即使做不到,也應該留下孩子』

帶著孩子一起死是非常自私的想法,不該認為孩子是自己所生的,就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選擇生命的活與死都是該由她個人的自由意志去選擇,而不是用父母個人自以為是那盲目的愛去為他選擇死亡這條路,自己死了就死了,那是自己個人選擇的悲慘人生,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該與之一同賠死。

人生當中有很多的酸甜苦辣,當苦難多於自己無法承受之時,往往好像死亡就是唯一的解決方式,但歡樂的時候呢? 歡樂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人生該理所當然該發生的,不如意時就覺得老天爺對他不公平,身邊的人都有問題,怨天尤人,也不振作積極一點趕緊去尋求幫忙。

生命就是一趟不斷經歷困難,繼而成長蛻變,不停接受挑戰,跌倒受傷再勇敢爬起來解決難題的旅程。

文中作者說:

『痛苦』,要活著才能體驗,『幸福』,也必須活著才能品嚐。

生命,人活著的時候總覺得對方不可能會有找不到的一天,也不可能會有無故消失的一天,更篤定的覺得就算消失了,但總有一天也還是會出現。

但死亡這件事卻是徹底消失,從這地球,從這世界,從這宇宙完完全全的消失絕種,什麼也不剩。

就如書封所提的: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來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僅此而以。

 

真心推薦這本有關於如何面對生命以及如何關懷你身邊所愛的家人,朋友,孩子,所有的一切。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選擇很重要,如何選擇你自己的人生,完全取決於你面對生命的態度,在你還未到生命的盡頭之時,除了珍惜這所有的一切,請盡全力勇敢的去珍惜,去愛吧!

 

在此我真的是要很鄭重的感謝這些從事殯葬業的生命禮儀工作人員,在讀這本書時我想到我已過世的爺爺奶奶,倘若沒有他們為我的爺爺奶奶清洗屍體,為他們離開人世時的病容化妝,溫柔的替他們穿上壽衣,讓他們在離開人世時可以被有尊嚴的對待,教導我們祭拜的儀式,不然以我們最後照顧亡者離去時所耗去的體力和必須承受失去親人時巨大傷痛的我們,哪有辦法去好好準備這一切的後事。

不論是從事禮儀師或是遺物整理師都要為你們獻上最大的敬意,真心以你們的職業為榮。

 

感動推薦指數

 

出版社書籍介紹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uC98IQLcE

 

 

作者簡介

金璽別

  職業為遺物整理師,整理已經離世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後遺物。在擔任禮儀師十二年後,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他受到家屬邀請,幫助整理死者的遺物,迄今為止已經從事了長達十年的遺物整理工作。韓國電視台MBCSBS,以及《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等多家媒體曾經介紹「遺物整理師」這一職業,因此這項職業也逐漸開始被人們所了解。作者透過KBS電視台《講演100℃》的節目,介紹關於「生與死」的意義,讓廣大觀眾深受感動。

譯者簡介

蕭素菁

  政治大學東語系韓文組畢業,並赴韓國取得漢陽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目前服務於國內科技廠。譯作包括《一天》《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不可思議的世界文化遺產》《風》《古典音樂童話》《上哈佛真正學到的事》《富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33件事》《哈佛博士的街頭經濟學》。目前最大的心願是「核電歸零」。

 

 

 

 

arrow
arrow

    畫心女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