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jpg

 

 

 

我只是偶爾撒謊

 

Sometimes I Lie

 

作者: 愛麗絲.芬妮

原文作者: Alice Feeney

譯者: 吳宗璘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9/2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

 

【讀後感想】

 

    故事的一開始我就像服了某種精神疾病藥丸一樣在清醒與虛幻間不停的切換著,甚至無法釐清什麼才是事實,哪些又是編造的情節,過去與現在不停的交錯。

    安珀她是電台主持人,發生重大車禍,躺在病床上呈現昏迷,事實上是肉體昏迷,意識卻是清楚的,等於一個活生生的人被困在自己沉睡的肉體而無法離開或是做任何的表達,這讓我想起我看過的一部電影叫做『索命麻醉』,一般來說被麻醉就是會整個人失去意識,但是電影裡所遇到的卻是『清醒麻醉』,人被困在肉體內,意識清楚的可以聽到誰來到自己的病床旁,誰翻動她的身體,她有情緒,有感覺,卻無法睜開眼睛坐起來對這個世界抗議。

    是誰造成她的車禍,她自己也想不起來,她擔心自己再也起不來,她妹妹來看她,她丈夫要他撐下去,還有一個奇怪的雜工在她耳邊說了些讓他膽戰心驚的話,她身上有莫名的瘀傷與傷痕,那是在車禍前就留下的傷痕,警察懷疑她丈夫對她施暴,畢竟在車禍前他們大吵,也因為如此安柏才奪門而出開門,她強烈懷疑她丈夫與她妹妹有染,這一切的一切到底都是怎麼發生的?

     故事排序呈現的手法就猶如安珀一般,發生重大車禍的人一時想不起來這些意外都是怎麼發生,自己又為何會身陷此地,迷惑了許久,因此在故事的前半段大多在敘述安柏被困在肉體裡無法掙脫的感受,陸陸續續來到床邊的人開始有些不同,安珀也開始利用意志力讓自己的身體能夠移動,當她真的清醒時,所有的劇情開始殘酷且血淋淋的展開。

     幻想朋友是孩子在童年時所幻想出來的精神寄託,就點像我們小時候會為芭比娃娃取名字,但幻想朋友而是虛構,並沒有實體,孩子幻想這樣的一個朋友會陪自己玩耍,若是傷心時,這位幻想朋友也會安慰自己,陪伴自己,與自己進行對話,在某種狀態來說有點像是在跟第二個自己對話。

     孩童時期有幻想朋友很好,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會分的清什麼是真實的人,什麼虛幻的人,但若是個虛幻的人在長大之後並沒有消失,反而說服自己這樣虛幻的朋友確實存在在她的實際人生中時,那麼這是否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混亂呢?

     安珀與克萊兒這對姊妹,她們彼此間的感情羈絆非常強烈,強烈到病態的互相依存,互有外人無法理解的佔有欲,他們兩人自成一個世界,他們彼此相愛,但是那種愛不是愛情的愛,而是某種她們自己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他們擁有最深層的彼此,擁有共同的創傷,只有彼此能看到自己內心底層那無人知曉的慾望,善的惡的通通只為彼此開啟。

     愛是保護,愛到極致有時卻是一種毀滅,以愛之名威脅便不再是純粹的愛,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與箝制,越是想要完全擁有,越是感覺恐懼,恐懼延伸而來的是控制,控制他人箝制自己,不容許出一點差錯,否則迎之而來的就只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

     這故事讀到最後讓我不寒而慄,其實,我已經搞不清楚真正的兇手是誰,真正說謊的人是誰,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失控與謊言開始,像是障眼法呈現在我們眼前要我們去相信眼前所呈現的才是事實,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事實的背後隱藏著更多不堪的瘋狂與創傷,所有人都牽涉其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一環扣一環,最後像是故事落幕,但卻又更像只是故事的中場休息,作者最後所埋下的伏筆,像是另一場腥風血雨的揭幕。

     故事的內容有些沉重,驚悚發現真相時著實讓人有點喘不過氣,劇情的手法著重在主角的精神狀態,非常推薦給喜歡看心理層面驚悚小說的朋友,若喜歡看類似『索命麻醉』電影類型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我只是偶爾撒謊』。

 

好讀推薦 四顆星 ★★★★

 

【內容簡介】

 

  ●即將由《全面啟動》《星際效應》《黑暗騎士》等電影之幕後製作團隊改編為影集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

  ●美國書商協會Indie Next List選書

  ●LibraryReads圖書館員推薦書單

  ●文學網站「LitHub」年度最期待推理小說選書

  ●今日美國報不容錯過書單選書

  ●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當月熱門選書

  ●Bustle驚悚小說選書

  ●《娛樂周刊》十大驚悚小說選書 

 

  我叫安珀.雷諾茲,我有三件事一定要讓你知道。

  1.我昏迷不醒。

  2.我先生不愛我了。

  3.有時候我愛撒謊。

 

  在病房身陷昏迷的我,卻聽得見周遭的聲音。我不希望一看到來探望我的先生就讓我害怕不已,但他卻已經不是他了,我根本不認識這個版本。

 

  我到底發生什麼事?

 

  安珀在耶誕節翌日躺在醫院的床上,去探望她的人都以為她昏迷了,因為她的雙眼緊閉,無法移動一絲肌肉,但只有她心裡知道,自己是醒著的:她可以感受當下,也可以回憶過往。

 

  探病的人來來去去,特別是她的先生保羅與妹妹克萊兒。他們會握著她的手,唸書給她聽,嘗試將她喚醒。雖然安珀已經記不太清楚造成她現在狀態的細節,但是她知道,先生其實已經不再愛她了!安珀也知道,有時候她會說謊。但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說謊?她為何會昏迷躺在床上?她該信任誰?保羅與克萊兒是否背著她偷情?昏迷中的她,該如何知道真相?

 

【作者簡介】

 

愛麗絲.芬妮 Alice Feeney

 

  是作家,也曾在新聞圈工作。

  在《英國國家廣播電台》工作十五年之久,擔任過記者、新聞編輯、藝術與娛樂節目製作人,以及下午一點時段新聞製作人。

 

  愛麗絲曾定居倫敦與雪梨,現在與丈夫、狗兒住在薩里郡。她以《我只是偶爾撒謊》進入文壇,這部懸疑小說已經成功打入全球市場,即將由《全面啟動》《星際效應》《黑暗騎士》等電影之幕後製作團隊改編為影集。

 

【譯者簡介】

 

吳宗璘

 

  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肄,曾任職媒體與從事設計業,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與南瀛文學獎,現居義大利專事翻譯。

 

好評推薦

 

  媒體名人盛讚

  看了《控制》而欲罷不能?想要解癮,就靠這本了!--《柯夢波丹》雜誌

 

  芬妮汲取認知與記憶的騙局作為素材,交織出一部殺機重重、百轉千迴的小品。--《娛樂周刊》

 

  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懸疑小說……真的背脊發涼!--《時人》雜誌

 

  看到最後一頁,依然在糾結苦思。--《Grazia》雜誌

 

  佈局大膽、情節鋪陳細膩的懸疑小說,虛實難辨,結尾更添詭奇幽黑。--《紐約時報》暢銷書《後窗的女人》作者A.J. Finn

 

  引人入勝、充滿創意、令人愛不釋手!--《太陽報》

 

  充滿大膽創意,我好愛這部作品!--《紐約時報》暢銷書《我讓你走》與《I See You》作者克萊爾.麥金托

 

  扣人心弦處女作,劇情轉折令人驚嘆連連,深得我心!--《紐約時報》暢銷書《關上門之後》作者B.A.芭莉絲

 

  愛麗絲.芬妮的處女作,曲折離奇的心理懸疑小說《我只是偶爾撒謊》,與吉莉安.弗琳的《控制》與珀拉.霍金斯的《列車上的女孩》並駕其驅。情節百轉千迴,目不暇給,驚心動魄,令人難以釋手!--《明尼亞波利斯明星論壇報》

 

  愛麗絲.芬妮的《我只是偶爾撒謊》絕對不容錯過!--《紐約時報》暢銷書《The Good Girl》與《Every Last Lie》作者Mary Kubrica

 

  精采離奇的雙線故事主軸,百轉千迴,過癮,令人對作者接下來的作品充滿期待。--《每日郵報》

 

  佈局獨特,劇情轉折結構完美,刻劃人性手法細膩,表現精采的懸疑作品。--《星期天泰晤士報》暢銷書《Good Me Bad Me》作者Ali Land

 

  緊湊曲折驚嚇程度百分百的心理懸疑小說,害我看完忍不住大聲倒抽一口氣。--《英國國家廣播電台》主持人Sophie Raworth

 

  這本書有急轉而下的劇情,也有尖銳犀利的金句,記得一定要在燈光明亮的地方看這本書,愛麗絲.芬妮的想像世界的確非常暗鬱。--《Buzz Feed》網站,Dan Dalton

 

  結構緊實的懸疑作品,看到最後,會逼你不得不翻到最前面追根究柢。--《都會報》

 

  佈局緊密、文筆優美,讓人一打開就陷溺而無法自拔的懸疑小說。--國際暢銷書《The Good Liar》作者Nicholas Searle

 

  就是好看得不得了!!--《Prima》雜誌選書編輯,Nina Pottell

 

  喜歡曲折暗黑懸疑小說的讀者有福了。人物描繪生動,劇情撲朔迷離,直到最後一頁依然心懸不已。--暢銷書《The Girl in the Red Coat》作者Kate Hamer

 

  真盼望能看到更多類似《Sometimes I Lie》的作品問世,文筆優美,扣人心弦的心理懸疑小說……最後的轉折出乎意料之外,過癮極了!--《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節目《Meet The Author》主持人Nick Higham

 

  精雕細琢的高手--佈局與敘事絕對是大師級作品!--作家Richard Skinner

 

 

 

 

arrow
arrow

    畫心女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